11年内剐3000刀,石达开与5岁儿子均被慈禧凌迟处死_石定_四川_生命
1863年,慈禧太后下令对年仅5岁的石达开的儿子石定忠施行剐刑。所谓剐刑,顾名思义,便是用刀慢慢割肉致死,受刑者不是瞬间死亡,而是经历着一刀一刀的疼痛,逐渐走向死亡,究竟有多痛苦可想而知,令人心痛和不忍。
在晚清时期,太平天国被视为中国农民起义的象征,而石达开则被誉为“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”。从中不难看出石达开在百姓心中的崇高威望,以及满清政府对他的深切仇恨,恨不得将其置于死地。作为一位忠于起义运动的英雄,石达开骁勇善战,性格坦诚正直,堪称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。
年仅十九岁的石达开便已开始带兵打仗。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出色,智勇双全,多次成功击败清军,立下赫赫战功,于二十岁时被封爵为“翼王”。然而,随着太平天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加剧,石达开遭遇了洪秀全的猜忌,被迫带领队伍四处游走,意图寻找生路。
在一次行动中,石达开带领着大约十万将士到达了大渡河。可是由于粮草不足和接连的抢渡失败,他们恰逢陷入了前有堵截、后有追兵的绝境,最终因人手不足而在四川大渡河饮恨。石达开对此并不在意生命的危机,更多的是挂念着自己的将士。他内心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兄弟们的生存机会,于是主动向清军四川总督骆秉章提出谈判。
展开剩余62%石达开语气坚定,毫不畏惧地说:“朝廷要杀我、要剐我都无所谓,唯愿他们能给随军的兄弟们一条生路!”本来骆秉章答应了这一条件,准备与石达开和解,但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,他背信弃义,最终竟然下令将石达开的所有将士悉数处死,并对石达开施以凌迟之刑。
1863年6月27日,阴云密布,天色暗淡,盛夏的四川显得格外炎热,石达开在严刑之下,被狠狠地押往刑场。《蜀海丛谈》记载着他在刑场上淡然自若,毫无畏惧的情景,甚至连他与其他两名被拘者都依旧显得神色安宁。他们在接受极刑时,始终保持沉默,真可谓是奇男子!石达开目光坚定,毫不低头,面对此等残酷折磨,他的面容上与气质中散发出的勇气让人为之动容,神色安然,似乎丝毫不惧。
因此,传说中的石达开在凌迟时没有发出任何呼喊,这真实地体现了他的丈夫气概,令人心服口服。作为一向残忍的慈禧太皇太后,杀了石达开似乎依然无法解恨,随即又下令对石达开的幼子石定忠同样施以凌迟之刑。
那时,石定忠已经身陷囹圄,尽管仅有五岁,世人都以为慈禧或许会稍显人道,至少会选择让他一刀了结,不料低估了慈禧的残酷。当小石定忠走上木架时,他对刽子手微微一笑,刽子手虽颇感不忍,但终究是奉命公事。刀刃下,石定忠的身子被割去一块肉,这种剧痛对于一个尚未经历世事的五岁孩子来说,简直是人间地狱,他发出凄惨的叫声,紧接着便因疼痛而昏厥过去。
在场的大臣们见状,也不忍再看,纷纷建议慈禧直接了结小王子。然而,慈禧却冷冷地说:“不急,先养着,慢慢剐,必须超过三千刀才行。”据史料记载,石定忠最终被剐了长达11年之久,直至满16岁,才在无尽的痛苦中结束了他悲惨的生命。
发布于:天津市